跳到主要內容

檔案中的印記與書法

中國的印章藝術歷史悠久,至春秋戰國時代已經發展成熟。中國書法筆勢結體等之千變萬化,充分展現線條、結構之美。檔案館特將許多具有特色的文件彙整,呈現書法與印記之美。

公衛檔案:美援與臺灣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逾兩年,從防疫到公共衛生,在全球已蔚為熱門話題。近史所檔案館配合中研院2022年10月29日 […]

華洋義賑會

1921年,在北京國際統一救災總會的主導下,整合中國南北八大國際義賑團體創立「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科學化、專業化、非營利性的跨國合作慈善團體

五卅慘案

本館典藏外交檔案中的滬案檔輯錄與五卅慘案相關之外交部與國務院、農商部、中國駐外公使、外國駐京公使的往來文件,並附死傷者照片及民間對此事件之陳情,為了解本案之第一手史料

調查法權委員會

1921年,中國在華盛頓會議中提出取消各國在華的領事裁判權,先由中國組織調查法權籌備委員會,成員為全權代表、現任外交總長、司法總長及法權討論會會長,為日後撤銷領事裁判權準備

顧維鈞與國際聯盟

1919年歐戰結束,舉行巴黎和會,推動成立國際聯盟。當時顧維鈞以中國駐美公使身份出任巴黎和會的全權代表,除在和會中力爭中國權益,使中國得以進入國聯行政院,因而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庚子議和

光緒26年 (1900年) 5月,北京各國使館被義和團包圍,列強召八國聯軍前來救援。停戰後中國提出和議大綱底稿五條。辛丑和約的議定則至光緒27年7月,英美德俄法日等十一國代表簽字方告完成

巴黎和會

本館的巴黎和會檔,詳盡記錄了歐戰期間國際促進停戰,詳盡記錄了歐戰中國政府的因應,協約國間的軍事合作協商會議,以及戰後中國代表團參與和會的詳細過程,展現了中國在國際外交中的努力

中日二十一條交涉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呈遞日本關於解決中日懸案的一系列要求,史稱「二十一條款」。日本的侵略範圍正式擴及山東、福建、長江與中國沿海。本館典藏的外交部檔案中有這段歷史的詳細交涉過程

商務印書館版權案

1923年美商米林公司控訴商務印書館侵權出版漢英雙解韋氏大學字典。商務印書館在創始之初即翻印及翻譯外國書籍,侵權案得以成立,外國書籍不得翻印繙譯,引響文化教育前途實為深遠

文書格式

清代與民國文書是現代文書制度的開端,在中國文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館藏的外交檔案即包含了晚清至民國的大量歷史文書。由不同的文書格式、行款格式與文書用語,記錄了文書制度發展的軌跡